课本博物馆

疫情冲击之下,中国课本博物馆关上了门又打开了窗

2020-5-4    来源:    作者:  浏览次数:3113
       我们是由教科书塑造的,教科书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,更是启蒙思想的载体。
       中国课本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课本为主题的博物馆,通过场景再现的方式,按照历史的脉络,将1745年至今的各历史阶段的学习场景和课本图书展现在了我们眼前。
       从泛黄的页面到光滑的铜版纸,从竖排到横排,从繁体到简体,从黑白到彩色……小小的一本教科书,不仅见证了中国百年来的坦途与坎坷,更是浓缩了中国近代化之路的汗水与沧桑。

疫情下的压力

       岁末年初,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向我们袭来,它的演变之快、影响之广让各行各业猝不及防,中国课本博物馆作为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首先受到了冲击。为了避免因人群聚集增加的疫情传播风险,中国课本博物馆迎来了开馆以来的首次闭馆。
       疫情之下,中国课本博物馆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疫情带来的现实压力。春节期间,中国课本博物馆前期筹备的部分活动和展览化为泡影,重新规划展览、策划活动等困难迎面而来。同时,开馆时间无法确定、部分员工因疫情无法到岗也成了博物馆运营的一大难题。
       面对疫情,除了闭馆,中国课本博物馆该如何应对?

压力下的应变

       虽然面临种种压力,但中国课本博物馆没有消极地等待疫情过去,而是积极应变。


       1、夯实基础,苦练内功,打造博物馆核心竞争力
       “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,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。”研究是一切资源利用的基础,是博物馆“活起来”的前提。博物馆对于藏品的定位不仅仅是收藏和展示,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挖掘藏品背后的内涵信息。中国课本博物馆藏书3万余册,但自博物馆成立以来,还没有专门针对馆藏进行过系统的整理、细分,使得博物馆盘活、用好馆藏资源工作受阻。
       疫情期间,中国课本博物馆紧抓本次契机,号召全体工作人员行动起来,推动博物馆馆藏整理、展陈升级工作圆满完成。第一,将馆内所有藏品进行单独封装,确保藏品的完整性,避免因储藏不当造成的藏品损失。第二,做好藏品的信息录入工作,将藏品的名称、页数、出版年代、出版社等信息进行统计,为后期数据库建设夯实基础。第三,进行藏品调改、升级,通过全新的展陈方式,结合中国课本博物馆馆内的“办新学”“上学堂”“大后方”“新中国”“公社好”“数理化”“学工农”“拼高考”“新世纪”“新课本”等多板块的场景化设置,使得馆内藏品在展陈时,更具趣味性、知识型、故事性,展现出自身的生命力。拿“新中国”这个版块来讲,中国博物馆将这一个版块按照八次教科书改革进行了划分。同时,按照版本流程,还将其细分为审查版、暂定版、试用版、正式版、改版后修正版等多个小版块,使得展陈脉络更加清晰,游客获取信息更加直观,对博物馆突出馆藏的核心价值、挖掘馆藏核心优势、打造完整的藏品结构也具有重要意义。中国课本博物馆也将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,通过开设特色展览、同行业资源置换、藏品研究成果分享等形式,进一步丰富博物馆馆藏、提升博物馆影响力。

       数字时代,越来越多的人认为:“如果某件东西在网上找不到,那么它就不存在。”馆藏数字化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可见一斑。面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大背景,中国课本博物馆将采用“两条腿走路”的形式,除了将稀有藏品在馆内进行公开展示外,也会全面展开博物馆馆藏的数字化工作,建立藏品数据共享机制,对藏品在线上进行展示、分享。通过不同的形式,将馆内藏品生动、形象、真实、直观地展现在大家面前,让不同文化程度、不同诉求、不同思想甚至不同国度的人了解教科书背后的历史。同时,也为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借阅、参考提供方便,从而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、研究职能,增强博物馆的学术号召力。


       2、立足当下,聚焦未来,打造全方位的研学教育基地
       在我国历史上,很早就有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游学和旅行传统。在现代教育制度建立之后,以陶行知为代表的教育家也积极倡导“做中学”“实践中学”。2017年12月,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》,将研学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。博物馆研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,不仅突破了教材、课堂、学校的边界,也是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延伸。中国课本博物馆是山东首批“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”,凭借丰富的场景化设置、生动的课程体系、有趣的活动,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,俨然成了孩子们参观、学习的“第二课堂”。
       中国课本博物馆一直十分重视课程研发工作,疫情期间,博物馆课程开发的脚步也没有停歇,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,中国课本博物馆从课本出发,与中小学课程衔接,结合中华优秀文化及现代文明,并将淄博当地文化特色融入其中,推出了传统文化体验、非遗体验项目、特色项目体验、科技项目体验、美育项目体验、文创体验项目、STEAM课程等七大课程体系,开发出印刷术、扎染、花草造纸、线装书、千字文、太公家教、民国课堂、成长礼、书本的游戏等十大精品课程。让大家在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,增强民族自信及自豪感,提高非遗文化保护意识的同时,引导孩子们发现美、感受美、创造美,从而培养他们敏锐的感受力、创造力及高尚的审美情操。此外,中国课本博物馆推出的研学课程体系对拓宽孩子们的视野,深度体验文创的魅力,锻炼团队协作能力,塑造科技与创新意识,从而培养青少年综合运用知识、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有促进作用。

应变下的担当

       2015年公布的《博物馆条例》中指出,博物馆是“以教育、研究和欣赏为目的,收藏、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,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”。把教育功能放在首位,说明作为公众文化服务场所与载体,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在当代的重要价值与意义。中国课本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不断开发自身的教育职能,思考如何通过馆内研学课程,让孩子们学会动手动脑、学会生存生活、学会做人做事,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在疫情期间,围绕如何充分发挥中国课本博物馆的教育职能,博物馆团队也进行了积极探索。

       1.让劳动教育走进中国课本博物馆。
       劳动改变世界,劳动创造文明。近代以来,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正是通过辛勤劳动、持续奋斗,实现了站起来、富起来、强起来的伟大飞跃。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,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,具有树德、增智、强体、育美等综合育人价值。在本次疫情期间,中国课本博物馆策划了《劳动》《劳动技术》课程特展,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劳动教育变迁史清晰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,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看清几十年来《劳动》《劳动技术》课程的变迁。在这些老课本中,有专业的劳动知识,有特色的手工课程,有老一辈劳动者为人民服务的赤诚,有他们爱岗敬业的坚守,更有着他们格物致知的拼劲,这对孩子们正确认识《劳动》与《劳动技术》,提高学生们的劳动技能与实践水平,培养艰苦奋斗的品质具有重要价值。同时,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。

       据悉,本次《劳动》《劳动技术》专题展览已开始正式对外展出,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参观。


       2.让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国课本博物馆落地生根。
       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中的历史沉淀,是无数人用亲身经历凝结成的文化精髓,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。而青少年作为先进文化的继承者,国家未来的建设者,学习传统文化对丰富精神修养、规范思想品德和道德礼仪、培养当代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及积极的人生态度都具有重大作用。
       疫情期间,中国课本博物馆将《太公家教》《千字文》等馆内优秀的传统文化馆藏开发成了系列课程,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风格,轻松活泼的课程互动,将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的价值,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、有声音的、有温度的课堂。在重温经典时,带领大家贯穿古今,多角度地认识世界,与他们共同领略中华文化之美,中华文明之美,在文化传承与实践中遇见未来。
       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灯塔,更是一座城市的会客厅,而打造一个优秀的博物馆,仅仅凭借勇气和胆量是远远不够的,必须有高度、有担当,更要勇于突破、敢于推陈出新。在今后,中国课本博物馆将继续立足教育,创新展览、展陈方式,围绕数字化博物馆建设、体验式博物馆打造等新趋势,借助多方力量,通过系统化的藏品、专业化的展览、多样化的服务内容、多元化的服务方式、无界化的服务范围,以更具包容性、公众性、开放性的心态,打造智汇通达的中国课本博物馆,实现中国课本博物馆多方位、全面化发展。

扫一扫,关注我们